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社科外网通知
MENU

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申报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关于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继续设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现将201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本专项公开招标,申报须依据课题指南(见附件)。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研究周期原则为2年,个别项目如有特殊原因经批准可延长,但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最终成果应为咨询报告、专著或论文,其中咨询报告为必选项要求为国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申报条件
1.本专项限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申报, 每校限报2 。申请者应为上述高校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在岗教师,鼓励各高校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等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13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项目等各类项目)负责人,以上项目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请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4.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本专项。
5.连续2年(指20142015年)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本次暂停1年本专项申请资格。
三、申报办法和申报程序
本专项以高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启用2016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201616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打印,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的电子文档。
4.项目实行严格规范的预决算管理。项目申请者应在资助限额内,根据实际需求准确测算总经费预算,合理分配分年度经费预算。经费预算是否合理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不切实际的预算将影响专家评审结果。
、我校具体申报程序如下:
1)我校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20153日。
2 由于限额申报,请有意申报者于 2016120日前将申报书打印一份,报送至社科处。若我校申报超过2人,学校将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未按日期要求提交的,视为自动放弃。
3 符合条件的 申请人 39日前在系统中上传定稿的申请书,并报送2份正式纸质件《申请评审书》(A4纸打印,左侧胶装)到各学院(部)科研秘书,由科研秘书在310日前统一送交社会科学处。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要求
1.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姓名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2.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请资格。
3.申报人在教育部系统中上传的同时,需在本校的科研管理系统中提交申报信息。
 
社科处
2016110
 
 
附件: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课题指南
 
一、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请针对服务国家“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特征,满足规划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学校教育、工程实践、创新网络整合机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互联网+”、“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在信息化、“互联网+”、“网络强国战略”时代背景下,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角度研究,如培养目标的研究,教学内容的研究,培养过程的研究,培养制度的研究等,对如何培养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高素质信息、网络及交叉学科人才,以适应 国家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和“网络强国战略”需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工程人才创造力开发研究
工程人才创造力是工程科技人才在一定的资源条件约束下,在工程科技领域提出新颖独特兼具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或设计出实用性新产品的能力。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培养和开发工程人才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此选题旨在鼓励开展有关工程人才创造力的概念框架、影响因素、提升路径、支撑体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管理人才在工程项目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针对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国内外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工程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与设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设计,工程管理人才传统培养体系变革的路径研究与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五、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宏观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研究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中,中央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与作用等,并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宏观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六、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市场机制研究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是当前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请针对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就以需求为导向,如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各类培训机构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市场机制实现方式、政府部门角色定位等内容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TOP